返回

从手搓火箭开始的星际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奇怪的重力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堆死!

    因为小日子的钢材、煤铁石油等等资源,几乎都是从海外运到本土后再生产的,其成本远比可以直接在本土从原料到生产都一条龙完成的灯塔高很多。

    “最后一条……杜老,知道我为什么留你下来,并且告诉你伪重力这事吗?”

    听到这话的杜老手中的笔顿时停了下来,不解的看着章成铭。

    是啊,我特么的只是一个材料学的院士,你跟我说伪重力这方面的东西干啥?这好像……是属于蓝星物理学科里面的吧……

    “因为你会是第一批接触到氦合零钢的人,我需要你帮我用最快的速度,测试出最合适的配比,以及通过实例,来和我一起摸索出一个合适的重力球的设计。”

    杜老明白章成铭口中那个重力球指的是什么,就是装满氦合零钢的金属球体。

    “刚才的资料结果你也发现了,我们不可能在一艘飞船上使用两个重力球的设计方案,需要一个马上计算、设计出一个最佳的重力球体积,通过它的产生的斥力来形成一个初步的标准,我们需要这个标准,立刻建造出一批用于深空航行的飞船进行大规模的太阳系探索。”

    “我明白了。”

    杜老立刻明白了章成铭的意思。

    这是要尽快的找出一个标准,然后围绕着这个标准建立一系列的标准设计、生产流程。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之后的标准化设计,也给后续的生产定下标准模版。要不然你生产6米的尺寸我生产5米的尺寸……双方的零配件都没法通用。

    只是看到章成铭让自己去制定这个标准也让杜老心中有些波澜,这可是在未来会在教科书、行业标准上留名青史的机会啊,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居然让给了他。

    和杜老交待完这些事情之后,警卫员小郑便立刻推着章成铭离开了这里,因为两公里外的设计中心正有着一个问题等着他去拍板。

    来到现场,这个设计与施工仅一墙之隔的地方已经闹哄哄的一片了。

    “都别吵,章院士来了!”

    一到现场,章成铭便注意到,此刻现场的人数不多,也就十来人,但明显分为三拨,一拨是以从船厂过来的那些技术大佬,另一拨则是船舶设计院的设计师,而航天局的那几位……则埋头不说话。

    快速了解一下情况,章成铭便知道这里在争论着什么。

    舱门!

    不管是在水中游弋的轮船、还是在地上跑的车辆,甚至是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飞行器,只要是涉及到载人,都需要设计进出的舱门。

    如果是潜艇、或者水下工作的船舶舱门,通常会通过橡胶或者其它什么物质作为衬垫介质,在舱门关闭锁紧的同时,利用强大的压力更好的完成船体的密封。

    但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就不同,因为对着太阳晒的时候,航天器的温度能升高到零上一两百度,转到阴影面后,航天器的温度又能下降到零下一百多度。

    如果使用橡胶这种材质,短时间使用还没什么大问题,但长期使用势必会迅速的老化变硬变脆,从而最终失去衬垫密封的性能。

    所以按照航天的设计标准,舱门是不能使用衬垫这类介质的,整个舱门和舱座一旦闭合,需要整个环形接触面严丝合缝形成完整的封闭体。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这种舱门极为靠谱,只要舱门没有变形,那么它就能死死保护内部。

    但是这种设计却招来了船厂施工技术人员的反对。

    被推出来的大牛成为了工人们的代表,他毫不畏惧眼前的船舶设计师和航天飞行器设计师从职位还有收入上比自己高出几个层次,拿出自己和工友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据理力争道:

    “我知道你们拿出来的舱门产品已经是通过了神舟飞梭、以及云鹤、云鹮这些飞行器的多次考验!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这些飞船和飞行器是什么量级的?十吨?百吨?你们想到过换成是一艘巨轮的吨位没有?长期的航行,反复的在不同重力星球上的起降,会让整个船体反复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扭曲,越是用这样精细的舱门越是不能保证密封性!”

    “而且如果是战舰,还要考虑战时的破碎伤害,越精密的东西越是不可靠!”

    “最坑爹的,是这种舱门的安装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工时,这会严重拖滞生产效率和进度。”

    大牛的理由很简单,却也十分合情合理,三条理由精准的打到了设计者们的软肋上。

    这三条弊端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以前的神舟飞梭,哪怕是现在云鹮云鹤,都可以不计成本和时效的来安装处理这些舱门,一个个不仅贵而且安装流程复杂;如果按照这种方式的话,那么整艘飞船的生产进度会变得极为缓慢。

    至于安全性也是没说错,神舟飞梭和云鹤云鹮都属于中小型飞行器,它自身的结构强度足以在面对巨大过载时保证足够的刚性强度不发生变形。

    可大型船舶不一样,它需要一定的冗余度来避免风浪中的各种摆幅,长期如此,拿之前的这种舱门

第131章 奇怪的重力球(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